The two most important days in your life are the day you were born and the day you find out why. -Mark Twain

#67 IT人生 - 有關你的銀行戶頭

最近工作上和生活上寫太多 code 了,用了許多腦筋,於是今晚決定來休息一下  ,來寫篇與 IT人生有關的事情.今天的主題將和錢有關係.


由於我花了太多的時間在學校,當我在博班三年級決定離開學校去工作時,我已經三十五歲了.當時的我,口袋沒什麼錢,只是一個剛離開學校的窮人.以前二十多歲時雖然也沒什麼存款,但錢這件事並沒有真正對自己產生很大的衝擊.這樣的情況在我三十五歲離開學校後沒多久有了很大的改變,因為我當時看到了一個調查.這份調查是台灣一份財經雜誌,針對台灣三十五歲以上的人所做的調查.這份調查的內容主要是詢問被調查者在三十五歲時是否擁有超過一百萬以上的資產.根據這份調查結果,75% 左右的調查者在三十五歲時並沒有一百萬元的資產.當時才發現自己也是在 75% 的這一群人中,仔細想想,一百萬並不是很多的錢,許多人都當成是人生的第一桶金,而自己連第一桶金也沒有,這似乎是件不太妙的事情.在那之後便讓我開始重視有關錢的事情.首先要做的功課就是除了一般的工作薪資以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增加收入,好為自己的未來與退休生活做準備.接著找了許多資料和評估自己的情況後,我選擇的方式是 "投資".


投資並不是買樂透,所以不會一夜致富,而是需要透過長時間的慢慢累積才能得到一定的成果,換個簡單的方式來講,在世界上有許多很有希望在未來數年內能快速成長或是獲利穩定的公司,而這些公司中一定可以找到願意將獲利與股東分享的公司,因此只要持有這些公司的股票,享受其股價上升或股息分派的好處.換句話說就是用你的錢去買這些好公司的股份來讓他們幫你賺錢,是一種用錢賺錢的想法.簡單地說這兩三句結論,卻是我用兩三年的時間才決定要採用的投資方式.金融市場裡有許多投資工具,這對我們做軟體的人來說是完全不同的領域,因此自己也必須花時間尋找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


以我自己的情況而言,我選擇的方式是投資某個區域或某個產業的 ETF,比如像台灣的 0050, 0056 等.這類型的 ETF 依照他們的目標將大部份的資金投資在許多的目標公司,因此,這些 ETF 的漲跌和股息將是這些目標公司的總和表現.只要透過長期投入並且將得到的股息再投入產生複利效果,我相信整體的年化投資報酬率一定可以大於 5%.別小看這 5%,想想看,假設你二十年後累積到了二千萬的投資金額,二千萬的 5% 將是一百萬,換句話說,你什麼事都不用做,一年就有一百萬的收入.二十年後在台灣也許一百萬不算很多,但至少可以讓自己過個很安穩的基本生活,而不用擔心中晚年失業或轉業等問題.


接下來,談談另一個與錢有關的事情,稅.在大部份的國家裡,只要有工作收入就得繳稅,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不同的收入所繳的稅率也不同.比如薪資收入和股利收入所採用的稅制就不一樣.少繳點稅也是一種能存下更多錢的方法,但如果你的收入只來自工作薪資,這可能有矛盾.所以,當你在累積資產時,一開始無法降低你的稅,一旦你的投資資產漸漸上升時,股利或是資本利得也將增加,此時你可以有計畫地讓你的薪資 "降低" 以使得稅可以少繳一點.降低的方式有好幾種,比如像結婚,有了老婆和小孩能增大免稅額,比如像買房子或是房租支出,保險支出等來增大免稅額.但這幾年台灣政府對投資的稅制已有點改變,比如證所稅到頭來還是白忙一場,而股利和利息所得還得多扣上一筆健保補充費.這使得台灣股市變成是一個資本利得不用繳稅,但股利所得者卻要繳稅 (所得稅與健保補充費),似乎有點鼓勵大家儘量炒股而主.這情況與美國的稅制剛好相反.目前來看,美國聯邦政府所採取的方式是持有一年內的股票交易所產生的資本利得和股利是計算個人所得後來計算稅務,而一年以上的資本利得和股利是另外一種算法,這算法會比較優惠,而股利也分兩種,一種是 qualified 股利,也就是股票持有數個月之後所產生的股利,這類型的股利對一般人來說幾乎是免費,因為一般人不太會有一年七八萬美元的股利收入,如果有超過,其算法也是比同級距的所得稅率要低,另一種是 non-qualified 股利,也就是股票在持有數個月之內所產生的股利,這類型的股利將併入一般薪資所得來計算.所以,美國聯邦政府的制度似乎對領取股利的人較為有利.不論你在那一個國家,使用那一種投資方式,都需要了解稅制,因為賺到的錢減掉繳出去的錢,剩下來才是真正留在自己口袋的錢.


這一篇文章講的不深入,不深入的原因是每一項內容都是許多的細節所組成,而且不同的人所得到的結果都會不同.自己得依自己情況來計算.寫這一篇文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醒大家,平常除了努力學習新知識,努力學習新技術以外,也別忘了為自己的財富加點新知,別只當個努力工作賺錢而不知怎麼運用錢的工程師.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