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wo most important days in your life are the day you were born and the day you find out why. -Mark Twain

顯示具有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63 出神入化的用介面 第三集_修改共用的介面

上一集的內容中曾提過三個團隊負責三個不同的元件,團隊一負責 ClassLibrary1,團隊二負責 ClassLibrary2,團隊三負責主要的 UI 主體 (WindowsFormApp1) 以及 CommonLibary.你可以把這三部份的功能想像成是一個普通的軟體產品.在產品演進的過程中勢必會再提供更多的功能,這可能會讓 ClassLibrary1 和 ClassLibrary2 之間的互動會更多,這也代表修改共用的介面 (在 CommonLibrary 裡) 是必需的.如果這三個團隊擁有一致的產品釋出時程,則共用 Interface 的修改並不會造成任何影響.但如果不是如此,則修改共用的 Interface 將會是個棘手的事情.



接下來,我們來看三個團隊的產品釋出時程是不一樣的情況.團隊一所負責的 ClassLibrary1,因其功能很容易受到市場影響,所以有著較短產品釋出時程,每隔二個月就會推出新版本.團隊二和團隊三所負責的 ClassLibrary2, CommonLibrary, WindowFormsApp1 是一些基本且較少變動的功能,所以其產品釋出的間隔較長,大約每隔半年才需要更新一次.所以一年裡,ClassLibrary1 會推出六個新版本,ClassLibrary2, CommonLibrary, WindowsFormsApp1 只會推出二個新版本.ClassLibrary1 可以各自獨立釋出,不受限要和 WindowsFormsApp1 或 ClassLibrary2 一起釋出.

共用的介面仍維持跟前一個版本一樣的狀態.如上一集所講的,其共用介面的長相如下:

public interface IOperation
{
    string Name { get; }
    string Description { get; }
    int AddIntOperation(int i);
    string ChangeStringOperation(string input);
}

假設今天團隊二和團隊三釋出新版的 ClassLibrary2, CommonLibrary, WindowsFormsApp1,其中 ClassLibrary2 也提供一個新的 method 給 ClassLibrary1 使用.於是就會遇到以下的問題:

  1. 如果直接修改 IOperation,將新的 method 定義加上去的話,那麼對舊版的 ClassLibrary1 會造成問題,因為 IOperation 有不同的 interface 定義.
  2. 在不久的未來, ClassLibrary1 也將釋出新版,它可能會被更新在舊版的 WindowsFormsApp1 上,也可能被更新在新版的 WindowsFormsApp1 上,ClassLibrary1 怎麼知道它所面對的 IOperation 是新的還是舊的呢?

問題當然不止這兩個,但這兩個算是最麻煩的了.首先,IOperation 在舊版裡只有三個 properties 一個 method,在新版裡多了一個 method,變成三個 properties 兩個 methods.如果直接對 IOperation 上修改,這一定行不通的,因為現有版本的 ClassLibrary1 認得的 IOperation 是三個 properties 一個 method.因此,為了讓現有版本的 ClassLibrary1 能繼續使用,所以 IOperation 不能變動.為了讓新版的 ClassLibrary2 提供新的 method,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創造一個新的 interface,並且將它繼承 IOperation,如下所示:

public interface IOperation2 : IOperation
{
    int MinusIntOperation(int i);
}

IOperation2 是 IOperation 的小孩,所以 IOperation 有的,IOperation2 都有,並且 IOperation2 增加了一個 method,用來實現 ClassLibrary2 提供的新功能,在 ClassLibrary2 會有一個新的 class 用來實作 IOperation2 的內容.這樣的做法解決了上面所提的第一個問題.一旦新版的 ClassLibrary2, CommonLibrary, WindowsFormsApp1 被釋出時,此時的 ClassLibrary1 還沒有新版,所以 ClassLibrary1 只認得 IOperation,不會認得 IOperation2.而 ClassLibrary2 和 CommonLibrary 裡都把 IOperation 的相關內容都保留了,因此新版的 ClassLibrary2 還是能照常提供原有的功能給 ClassLibrary1 使用.

接下來 ClassLibrary1 也要釋出新版了.因為 IOperation2 已經釋出了,所以新版的 ClassLibrary1 必須設計成要能使用 IOperation2,同時新版的 ClassLibrary1 也必須保留原有的功能.接蓍 ClassLibrary1 就面臨到上述第二個問題,也就是 ClassLibrary1 被下載更新時,它有可能被更新在舊版的 ClassLibrary2 上 (沒有 IOperation2),也有可能被更新在新版的 ClassLibrary2 上 (有 IOperation2).此時 ClassLibrary1 怎麼知道它被下載更新後所面對的是舊版還是新版的 ClassLibrary2 呢? 方法應該有好幾種,在這提供兩個簡單且直覺的.

第一: ClassLibrary1 可以檢查 CommonLibrary/ClassLibrary2 的 assembly version 或是 file version.因為 IOperation2 隨著新版的 ClassLibrary2, CommonLibrary, WindowsFormsApp1 釋出,所以 ClassLibrary1 可以知道他們釋出時的版本資訊.

第二: 當 ClassLibrary1 想要使用 IOperation2 時,並不直接使用它.因為 IOperation2 是 IOperation 的小孩,所以當 ClassLibrary1 得到來自 ClassLibrary2 的物件時,一律先將它視為 IOperation,這樣就可以成功讓該物件進入到 ClassLibrary1 的領域中,然後再試著將該物件轉型 (type conversion) 成 IOperation2,如果可以轉型成功,那代表該物件是實作了 IOperation2,也就表示 ClassLibrary1 面對的是新版的 ClassLibrary2.以下是 ClassLibrary1 裡嘗試使用 IOperation2 的簡單 code:

if (ObjectContainer.Operations.TryGetValue("operation2", out IOperation op))
{
    IOperation2 op2 = op as IOperation2;
    if (op2 == null)
    {
        richTextBox1.Text = "We are using older version of interface";
        return;
    }

    int result = op2.MinusIntOperation(100);
    richTextBox1.Text = $"We are using a new version of interface and the result is {result}";
}
else
{
    richTextBox1.Text = "Cannot find Operation2";
}

以上的情況在一般的大型軟體系統中其實是很常見的,解決的方法當然不止如上述的方法,而上述的內容也是用在 Visual Studio 裡,中間有很多細節省略了,但重點就是修改共用 interface 時,是生一個小孩來繼承它,把原有的 interface 原封不動地保留.
Share:

#61 出神入化的用介面 第二集_物件如何在大型軟體系統中移動

在上一集中談到最基礎的 interface 應用和簡單的例子,因此從上一集的內容中應該能讓你了解到 interface 的用途之一.interface 的用途很廣,除了可以做一些物件抽象化的表示方式以外,也可以用來幫助一個物件在一個大型的軟體中不受元件範圍的限制而讓其他不同的元件來使用.在上一集的內容中,你已經看到了最基本的抽象化應用,透過 email interface 的建立,讓所有的團隊可以依照同一份 interface 的規格實做出各自所用的物件,在這一集的內容中將展現一個極為簡單的例子用來說明一個物件如何在大型的軟體系統中移動.

首先,簡介此簡單的例子,下圖是這例子中的元件,一共有四個元件:


WindowsFormsApp1.exe 是整個軟體的基礎,它提供 IDE 介面,以及負責尋找系統上有那些元件,並且呼叫各元件的註冊程式,將每個元件所提供的功能記錄下來.

CommonLibrary.dll 是一個讓各元件都能使用到的共用內容,如一些共用的 interface 定義以及元件被註冊時所需要的空間.

ClassLibrary1 包含了該元件所提供的 Form 和相關的功能,同樣地,ClassLibrary2 也包含了一些 Form 和相關的功能.

上圖中的線條代表 dependency 關係,所以 WindowsFormsApp1 認識另外三元件,ClassLibrary1 只認識 CommonLibrary,ClassLibrary2 也只認識 CommonLibrary,所以 ClassLibrary1 和 ClassLibrary2 彼此並不認識,最後 CommonLibrary 完全不認識其他元件.這裡所用的 "認識" 就是 reference 的意思.

假設以上四個元件分別是由不同的團隊所製作而成,現在 ClassLibrary1 圖隊需要在他們自己的 Form 上面做兩個按鈕,而這兩個按鈕所需的畫面和功能分別是由 ClassLibrary2 團隊所提供的.正常來說,如果一個團隊要用到另一個團隊所開發的功能時,最直接且直接的方法就是將對方的元件在自己的專案中加入 reference,這樣做就能讓自己團隊的元件可以認識另一個團隊的元件,但這樣子做在較大型的軟體團隊中是不方便的,因為第一集已經說明過了.因此,如第一集所說的內容,比較好的方法是要做一個共用的 interface 讓兩個團隊都可以認識這個共用的 interface.於是,ClassLibrary1, ClassLibrary2, 和 CommonLibrary 這三個團隊做成了一個協議,CommonLibrary 團隊將製作一份 interface 讓 ClassLibrary1 和 ClassLibrary2 可以實做.除此之外,CommonLibrary 團隊還提供了一個 Dictionary 用雙方可以將自己實做好的元件放在這個 Dictionary 裡頭.

public interface IOperation
{
    string Name { get; }
    string Description { get; }
    int AddIntOperation(int i);
    string ChangeStringOperation(string input);
}

public class ObjectContainer
{
    public static Dictionary<string, IOperation> Operations = new Dictionary<string, IOperation>();
    public static Dictionary<string, Form> Dialogs = new Dictionary<string, Form>();
}

IOperation 介紹讓是讓雙方可以依自己的邏輯實做成物件,然後放在 Operations dictionary 裡面.因此,只要 ClassLibrary1 團隊知道如何在這個 dictionary 中取出 ClassLibrary2 所放入的物件,那麼 ClassLibrary1 可以使用 ClassLibrary2 團隊所提供的功能了,如 AddIntOperation(), ChangeStringOperation().

於是 ClassLibrary2 團隊將 IOperation 實做如下:

public class Operation2 : IOperation
{
    public string Name => "Operation2";

    public string Description => "This is Operation2 from ClassLibrary2";

    public int AddIntOperation(int i)
    {
        if (i < int.MaxValue - 1)
        {
            return i + 2;
        }

        return i;
    }

    public string ChangeStringOperation(string input)
    {
        return string.IsNullOrEmpty(input) ? null : input.ToLower();
    }
}

然後 ClassLibrary1 團隊在一個按鈕的 code-behind 寫出以下的程式碼來使用 ClassLibrary2 的 IOperation.

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ObjectContainer.Operations.TryGetValue("operation2", out IOperation op))
    {
        int i = 5;
        richTextBox1.Text += $"int starts at {i}\n";
        i = op.AddIntOperation(5);
        richTextBox1.Text += $"int becomes {i} after Operation2\n";

        string s = "aBc";
        richTextBox1.Text += $"sting starts as {s}\n";
        s = op.ChangeStringOperation(s);
        richTextBox1.Text += $"string becomes {s} after Operation2";
    }
    else
    {
        richTextBox1.Text = "Cannot find Operation2";
    }
}

這樣做的話不能成功,因為在 CommonLibrary 的 Operations dictionary 裡面並沒有 ClassLibrary2 所製做的 IOperation 物件,因此 ClassLibrary1 團隊使用上述的程式碼時會看到 "Cannot find Operation2" 的訊息.比較簡單的方法是在整個軟體一開始啟動的時候,ClassLibrary2 就得把 IOperation 物件寫入到 CommonLibrary 的 Operations dictionary 裡.當然,這並不是最好的方法,只是在這極為簡單的例子中,我們暫用這個方法來簡化許多細節.

因為 WindowsFormsApp1 是整個軟體的啟動點,所以我們就在 WindowsFormsApp1 啟動的時候來將相關的物件都寫入到 CommonLibrary 裡面.由於每個團隊會有不同的啟動邏輯,因此,每個團隊可以提供一個入口來讓 WindowsFormsApp1 直接呼叫,而這份入口裡的內容就是將自己的 IOperation 物件寫入到 CommonLibrary 的 Operations dictionary 裡.同樣地,除了 IOperation 以外,每個團隊也可以寫入不同的 Form 物件到 CommonLibrary 的 Dialogs dictionary 裡.

以下是 ClassLibrary2 團隊所使用讓 WindowsFormsApp1 執行注冊的內容:

public static class Starter
{
    public static void Register()
    {
        ObjectContainer.Operations["operation2"] = new Operation2();
        ObjectContainer.Dialogs["library2"] = new Lib2WinForm1();
    }
}

以上的做法是一個極為簡化的方式,在 ClassLibrary2 裡直接做一個 static method 讓 WindowsFormsApp1 呼叫,所以 WindowsFormsApp1 必須知道這一個 "入口".在正常的方式來說,WindowsFormsApp1 找到並執行 ClassLibrary2 的入口不會用這種直接的方法,因為這樣會把程式碼限制住,這方面細節的內容以後將再寫文章來說明,現在就先假設 WindownsFormsApp1 可以找到 ClassLibrary2 並且執行 Starter.Register() 來達成將 Operation2 物件和 Lib2WinForm1 物件寫入到 CommonLibrary 的 dictionary 中.因此,WindowsFormsApp1 的啟動程式看起來如下:

static class Program
{
    [STAThread]
    static void Main()
    {
        // 尋找相關元件並且執行他們所提供的註冊方法
        ClassLibrary1.Starter.Register();
        ClassLibrary2.Starter.Register();

        Application.Run(new Form1());
    }
}

這樣一來,ClassLibrary1 團隊就可以在 CommonLibrary 的 dictionary 裡找到 ClassLibrary2 所製做的 Form 物件以及 IOperation 物件,並且使用它們,如下圖所示:



Form1 是 WindowsFormsApp1 團隊製做的主要 Form,也就是整個軟體最基礎的 IDE,而 Lib1WinForm1 是 ClassLibrary1 所製做的 Form,透過 WindowsFormsApp1 的呼叫將它顯示在畫面上.在 Lib1WinForm1 裡第一個按鈕 (Let's show Lib2WinForm1) 的 code-behind 如下: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ObjectContainer.Dialogs.TryGetValue("library2", out Form lib2WinForm1))
    {
        lib2WinForm1.ShowDialog();
    }
}

直接到 CommonLibrary 的 Dialogs dictionary 去找是否有 CommonLibrary2 的 Form 物件,如果有找到,就直接對它做 ShowDialog().因此,ClassLibrary1 團隊不一需要 "認識" ClassLibrary2 團隊的元件也可以將它提供的 Form 顯示在畫面上.

同樣地,Lib1WinForm1 的第二個按鈕 (Run Operation2) 是使用 ClassLibrary2 的 IOperation 物件所執行的功能,它的程式碼如下:

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ObjectContainer.Operations.TryGetValue("operation2", out IOperation op))
    {
        int i = 5;
        richTextBox1.Text += $"int starts at {i}\n";
        i = op.AddIntOperation(5);
        richTextBox1.Text += $"int becomes {i} after Operation2\n";

        string s = "aBc";
        richTextBox1.Text += $"sting starts as {s}\n";
        s = op.ChangeStringOperation(s);
        richTextBox1.Text += $"string becomes {s} after Operation2";
    }
    else
    {
        richTextBox1.Text = "Cannot find Operation2";
    }
}

當這個按鈕被按下後,它的結果如下:



你可以看到數字被加 2 (7 = 5+2) 並且字串變小寫 (abc),這都是前面提到 ClassLibrary2 所實做 IOperation 的內容.

當我們把 Visual Studio 的 break point 設定在這程式碼時,你會看到如下畫面:



此時,你可以看到 op 的 data type 是 IOperation,而它裡面真正的物件是 ClassLibrary2.Operation2.

這個範例用極為簡化的方式說明了 Interface 如何幫助 ClassLibrary2 團隊的物件可以在 ClassLibrary1 的程式中呈現,並且是在兩團隊元件互相不 "認識" 的情況下.

Operation2 的實做完全保留在 ClassLibrary2 裡面,其他團隊無法變更,也不需要知道實做細節,讓團隊之間的合作只需要關心 Interface 的定義.

用這個例子可以讓你看到不同的團隊各司其職而達成一個共同的目標.以上的例子 IOperation 是定義在 CommonLibrary,通常來說,自已團隊所開發的 Interface 應該是放在自己所定義的 Interface 元件裡,然後再將這一個 Interface 元件公開給其他團隊來使用.因此,這份 Interface 是大家都看的到,理論上你就不能修改,否則別人用了就會出現問題.下一集的內容將說明當公開共用的 Interface 需要修改時,該怎麼處理比較好.

Share:

#57 出神入化的用介面 第一集_什麼是介面 (Interface)

出神入化這詞用的誇張了,為何選用這詞呢? 在 2016 年底辦了一個 .Net公益課程,課後的問卷裡詢問未來若有機會,大家有興趣聽什麼主題的內容.結果有位朋友寫了 "出神入化的用介面".我想這應該是當天課程上曾提到跟 Interface 有關的事情.後來,我想了想,這主題要描述的清楚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三兩句話可以交待的完.所以,用一個說故事的方式來說明這個主題.透過這個主題可以一直延伸到許多程式設計和軟體開發上的事情.

如果你在業界有多年的軟體開發經驗,相信你對 Interface 一定有某種程度以上的使用與了解.但如果你現在還是一個在學的學生或是剛進入職場沒多久的社會新鮮人,也許你對 Interface 的了解可能只限於課本上或是老師口授而來的知識.由於 Interface 這種東西並不是什麼學術研究的題材 (應該說這是很舊的題材了),再加上許多學校裡的教授大部份很少有大量的產業界開發經驗,因此你能從課本或老師那邊得到的了解便是相當有限的.不論你是在業界打滾多年的好手或是剛進入職場沒幾年的菜烏,先來讓我們一起回想一下當初在學校裡上的物件導向程式語言的課程.也許許多人在學校並沒有上過這門課或是學校沒有開這門課,可能是一邊工作一邊看書學習.不論是那一種方式,我相信你一定都看到課程上或書本上介紹 Interface.當你看了 Interface 之後,你覺得你有什麼感覺嗎 ?

老實話,我以前在學校學的時候,還真的沒掌握到重點.只是覺得奇怪,為什麼要多弄一個 Interface,感覺上好像多了一個用不到的東西.其實,後來才發現,並不是用不到,只是還不會用而己.在物件導向式程式設計的世界裡,你一定都知道什麼是 Class,也一定知道什麼是 Object.這關係就有點像關聯式 (Entity relational model) 資料庫裡的 table schema 與 table 裡的資料.舉個例子,在資料庫中建立一個表格時,你一定會告訴資料庫引擎你需要的表格是長什麼樣子.如一個 int 欄位,一個 varchar(50) 欄位,以及一個 boolean 欄位.因此,你能寫入的資料一定要符合這個 table schema 的定義.相同的感覺,當你的 Class 定義好它的長相時,之後依這個 Class 建立出來的 Object 裡面的內容值也一定符合這個 Class 的定義.在資料庫設計中,表格和表格之間可以建立所謂的一對一或一對多等等的關係,同樣的在 Class 和 Class 之間也可以設計出這樣的關係.物件導向式模型有一個東西是關聯式模型裡面所沒有的,那就是 Interface.

Interface 和 Class 都是用來定義 Object 要長成什麼樣子.如下面看到的簡單例子.

class IAmAClass {
    public int Id { get; set;}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在撰寫程式時,你可以直接透過 new 這關鍵字來告訴電腦你需要一個記憶體空間來放一個依照 IAmAClass Class 長相所建立出來的 Object,如下

IAmAClass cls1 = new IAmAClass();
IAmAClass cls2 = new IAmAClass();

依照上面的程式碼,此時記憶體裡面有兩個 IAmAClass objects, 一個名字叫 cls1,另一個叫 clas2.這兩個 objects 是依照 IAmAClass 的長相所建立出來的,所以當我想要操作這兩個 objects 時,我就知道他有那些公開的屬性和方法可以使用.這些是最基本的事情,相信你一定知道.接下來,那 Interface 呢 ? 前面說了,Interface 和 Class 都是用來定義 object 要長成什麼樣子,那我們能直接定義一個 Interface 透過 new 關鍵字來建立 object 嗎? 很可惜,似乎不行.Interface 和 Class 好像蠻像的,但 Interface 卻不能直接透過 new 關鍵字來建立 object,這其中一定是有什麼設計上的考量!

相信你以前也想過這樣的問題.Interface 的用途很多,在第一集的文章裡,我先提出一個用途讓你看到為什麼有 Interface 的存在是比較好的.

假設,你的公司有好幾個部門,每個部門做的工作都是獨立又相依,意思就是說你要達成某項任務時,必須要使用其它部門的程式.舉例來說,你做的是一個寄信的程式,但信件的內容是根據各部門的需求而產生的,你不負責信件內容的產生,你只負責做寄信的動作.此時,A部門告訴你它的信件內容是 MailAContent class,它的長相如下 (細節忽略):

class MailAContent {
    public string ReceipentEmail { get; set;}
    public string HtmlContent { get; set;}
    public string Subject { get; set;}
    public bool Importance { get; set;}
}

於是,當你寫寄信程式時,你必須要拿到 MailAContent class 的定義,也就是說你得把對方的 dll 加入到你的程式專案裡,因為要這麼做,你的程式才能明白什麼是 MailAContent class.因此,當你在製做寄信程式時,你的程式某個片段可能會長成如下:

public void SendEmail(MailAContent mail) {
    EmailServer server = new EmailServer();
    server.IP = "1.1.1.1";
    server.Username = "admin";
    server.Password = "password";
    server.Connect();
    server.Send(mail.ReceipentEmail, mail.HtmlContent, mail.Subject, mail.Importance); // 假設寄信程式只需要知道這四個資料
    server.Close();
}

到目前為止,看起來似乎合理.接下來,B部門也會產生 email,也要透過你的寄信程式來把信寄出去.但 B部門有自己的 email class,叫 MailBContent class,長相如下:

class MailBContent {
    public string ReceipentEmail { get; set;}
    public string HtmlContent { get; set;}
    public string Subject { get; set;}
    public bool Importance { get; set;}
}

於是你為了要把 B部門的 email 寄出去,你也寫了以下的程式在你的寄信程式中.

public void SendEmail(MailBContent mail) {
    EmailServer server = new EmailServer();
    server.IP = "1.1.1.1";
    server.Username = "admin";
    server.Password = "password";
    server.Connect();
    server.Send(mail.ReceipentEmail, mail.HtmlContent, mail.Subject, mail.Importance);
    server.Close();
}

結果看到這程式,發現有點蠢,這麼多重覆目的的程式碼,於是進行了一個小小的 refactor :

public void SendEmail(MailAContent mail)
{
    SendEmailInternal(mail.ReceipentEmail , mail.HtmlContent , mail.Subject, mail.Importance);
}

public void SendEmail(MailBContent mail)
{
    SendEmailInternal(mail.ReceipentEmail , mail.HtmlContent , mail.Subject, mail.Importance);
}

private void SendEmailInternal(string receipent, string content, string subject, bool importance) {
    EmailServer server = new EmailServer();
    server.IP = "1.1.1.1";
    server.Username = "admin";
    server.Password = "password";
    server.Connect();
    server.Send(receipent, content, subject, importance);
    server.Close();
}

經過小小的 refactor 之後,你會覺得程式碼好像比較沒那麼蠢了.但接下來, C部門,D部門相繼地把需求提過來,而你也發現每個部門的 email class 都是不一樣的 class,因此你就能想像你的寄信程式就要為 C部門再多弄一個 SendEmail(), 也要再為 D部門再多弄一個 SendEmail(),如果有十個部門而且每個部門的 email class 都不一樣,那麼你就得有十個 SendEmail(),這時你應該會發現程式碼真的有點蠢了.除此之外,因為你寫的寄信程式是要提供給其他部門使用,讓他們的程式碼呼叫你的 SendEmail() 才能寄信.此時,你會發現因為你的寄信程式 reference 每個部門的 email class,所以使得每個部門都要 reference 其他部門的 email class 才能正確地 compile.這真的是相當蠢的一件事.透過這個例子也剛好說明了 Class 真的是軟體開發的一個麻煩源頭之一.

從上面的例子來看,你會發現如果每一個部門都採用相同的 email class 的話,那不就好了嗎? 可能的做法是把 email class 定義在某一個共享元件裡,然後要求每個部門都 reference 這一個共享元件以使得用到相同的 email class.理論上,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法.在這個例子裡,email class 只是一個很簡單的 data structure,沒有任何 implementation code.如果今天遇到的是一個有 implementation code 的 email class 時,就會遇到一個小麻煩,它就是當這個 email class 改版時 (修改 implementation code),就得通知所有部門更新這一個共享元件.除了這方法以外,你還可以用 Interface.

如前面所說,Interface 和 Class 都是用來定義 Object 要長成什麼樣子,但 Interface 不能用來建立 object,卻可以用來表達一個 object 是否具有其他的 "特定長相". 在元件之間的互動,認定的是長相而不是真正的 object 是什麼,並且放在共享元件裡的是 Interface 而不是 implementation code,因此 email class 改版時,共享元件不需要更新,只有在 interface 改版時才需要更新共享元件.

因此,以上述的例子來說,在共享元件的 interface 長成這樣:

Interface IMailContent {
    string ReceipentEmail { get; }
    string HtmlContent { get; }
    string Subject { get; }
    bool Importance { get; }
}

以 A部門來說,它的 email class 改成如下:

class MailAContent : IMailContent 
{
    public string ReceipentEmail { get; set;}
    public string HtmlContent { get; set;}
    public string Subject { get; set;}
    public bool Importance { get; set;}
}

MailAContent class 使用了 IMailContent,這表示 MailAContent class 一定要有 IMailContent 裡所有成員的 implementation code.一旦 MailAContent class 被建立成 object 時,這個 object 既是 MailAContent 也是 IMailContent,也就是說這個 object 有著兩種 data type 的感覺,這樣說不精確,但感覺起來像是如此.接著,寄信程式可以改成如下:

public void SendEmail(IMailContent mail) {
    EmailServer server = new EmailServer();
    server.IP = "1.1.1.1";
    server.Username = "admin";
    server.Password = "password";
    server.Connect();
    server.Send(mail.receipent, mail.content, mail.subject, mail.Importance);
    server.Close();
}

當 SendEmail() 被 A部門呼叫時,傳進來的 IMailContent 其實是 MailAContent object,因為這個 object 實做了 IMailContent ,所以這樣傳進來並不會有什麼問題.在 SendEmail() 裡面只認得 IMailContent 的長相,因此在 SendEmail() 存取該物件的成員時,只能用那些 "看" 的到的成員,也就是 IMailContent 上有的成員.同理,當 SendEmail() 被 B部門呼叫時,傳進來的 object 是 MailBContent object,也因為此 object 實做 IMailContent,所以 SendEmail() 執行時不會造成問題.以推類推,所有部門的 email class 都實做了 IMailContent,這樣寄信程式只要一個 SendEmail() 就可以,這樣不是更好嗎?

也許以上寄信這個例子不是很精準,但也把最基本的 Interface 應用呈現出來.如果你還沒機會參與多部門或多人開發的軟體專案,Interface 其實仍是重要的.因為它不僅用在跨部門的情況下相當好用,而且也能幫助你做更好的 unit test.

這集的重點是:
  1. Interface 和 Class 都是用來定義 Object 要 "長" 成什麼樣子,但 Interface 不參與 implementation,只專心定義一個 object 能 "長" 成什麼樣子.Interface 提供了 object 一種 "外衣",不同的 email content object 只要有相同的 "外衣" (IMailContent),都可以在 SendEmail() 裡面使用.一個 object 可以有多個 "外衣",因此使得物件導向程式設計變得很彈性也很有趣.
  2. 當你要使用別人的 Class 時很可能會造成麻煩,應盡量使用 Interface.以上的故事也告訴你當你把一個 class 建立成一個 object 時,這其實就是許多問題的根源之一.

Share:

#52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的一個小技巧 - 切開 dependency

這次放長假回到台灣,到台中參加了一場 Study4TW 社群舉辦的活動.在活動中有個問題時間,讓現場的朋友可以提問問題,我則盡量回答我所知道的.其中有一個問題是 "台灣存在著多數不願意跟上時代變化傳統產業, 若不考慮重構, 開發人員該如何面對舊版本的軟體設計呢?" 這個問題的確不是那麼容易可以完整地回答,我當時的回答是跟大家說至少可以先從降低 dependency 的動作開始.所以,這篇文章就來說明我所謂的降低 dependency 是什麼 !

我們在寫物件導向程式時,一定會常常呼叫到其他人寫的程式,也就是說你的程式裡一定會建立一個別人程式的 instance. 例如,你的程式裡有一個 class 叫 DataWriterHelper ,裡面有一個 WriteSecret(),這方法裡面的內容其實是透過其他人寫的程式來達成.假設其他人寫的 class  叫 SecretHelper,而裡面有一個 Write().所以你的程式一開始看起來如下:

class DataWriterHelper {

    public void WriteSecret(string data) {
        SecretHelper _helper = new SecretHelper();
        _helper.Write(data);
    }
}

這樣子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你的程式 DataWriterHelper 和別人的程式 SecretHelper 有一個關係了,換句話說,你的 DataWriterHelper 依賴了 SecretHelper,因為若 SecretHelper 不存在的話,你的 WriteSecret() 便發揮不了功能.

但這樣寫,有什麼不對嗎 ? 好像沒什麼不對,只是失去了一些彈性.如果 SecretHelper 改了一個版本,把 Write() 改成 WriteData(),那麼你的程式也就必須跟著變動.另外,當你要測試 WriteSecret() 時,你會發現你非得把 SecretHelper 的元件也一起加入到測試專案才行,因為你的程式依賴著 SecretHelper.如果你將它 Mock,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只怕真實情況不是一個 Mock 就能滿足你的需要.

接下來,說明什麼叫降低 dependency. 降低的方法可以用一個神奇的東西 - Interface. 首先,先定義好 Interface 的內容.

interface IWriteSecret {
    void WriteSecret(string data);
}

這個 Interface 定義好之後,理論上就應該不會輕易改變. 接著讓你所依賴的程式去實做這一個 Interface.所以 SecretHelper 就變成如下:

clas SecretHelper : IWrtieSecret {

    public void Write(string data) {
        // code for writing secret data
          .... 
    }

    public void WriteSecret(string data) {
        Write(data);
    }
}

Interface 所定義的 WriteSecret() 去呼叫 Write().接著,DataWriterHelper 就會改成如下:

class DataWriterHelper {

    private IWriteSecret  _secretWriter;
    public DataWriterHelper(IWriteSecret  secretWriter) {
        _secretWriter = secretWriter;
    }

    public void WriteSecret(string data) {
        _secretWriter.WriteSecret(data);
    }
}

經過這樣的修改,DataWriterHelper 便不再依賴 SecretHelper 了,而是變成依賴 IWriteSecret.因此,這樣做就把 class 和 class 之間的 dependency 切開,變成 class 依賴新的 interface. 這樣改變的想法來源是根據物件導向設計的 SOLID 原則.上面程式碼 IWirteSecret 的實作物件是透過 constructor injection 的方式傳來的,換句話說,DataWriterHelper 本身不參與 IWriterSecret 實作物件的建立過程,而是由外部的呼叫物件來決定要傳入那一個 IWriterSecret 的物件.

這樣的改變,將使得 DataWriterHelper 的測試力變得強一點,因為你可以傳入測試用的 IWrtieSecret 物件用在 DataWrtierHelper 的 unit test 或 integration test 的情境中.

Share:

#49 - 物件導向的最基礎 - Access Modifier

若我們用 Java 語言來做為說明,則 access modifier 有三種,分別是 public, protected, private. 他們分別控制了那些對象能使用他們所定義的東西.

https://docs.oracle.com/javase/tutorial/java/javaOO/accesscontrol.html 裡面有一個表格呈現出了整個控制力的對照圖.例如,private method 只能被同一個 class 裡面的 method 所使用,只要超過同一個 class 的範圍是無法使用的.public method 剛好相反,它可以被任何的 class 看到來使用,甚至也可以被其他元件看到來使用.因此,當你將 class, property, method 設定為 public 時,你就要非常地小心.這個稍後說明.最後一個是 protected,它能被同一個 class 裡的東西來使用,而也能被該 class 的 child class 來使用.

Private 的控制力道最嚴格,因為除了在同一個 class 的 method, property 以外,其他人都無法存取.因此,在最初的設計上時比較不會對 private method, class, property 等做太多的說明,甚至會跳過他們.Public 就完全相反了.誠如前面所說,一旦你將 class 設定為 public 時,那表示不止你的程式可以看到來使用,其他人的程式也可以看到來使用,這時候你就要非常小心,因為你得考慮到這個 class 一旦被使用了之後,它所執行的程式碼需要具有什麼意義.同時,也要注意在寫程式時是不是有做一些檢查.

來看一個很笨的例子,假設你今天要設計一個傳送訊息通知的 class,而訊息傳送的功能是透過其他的元件來執行,你需要設計的只是一個簡單的 wrapper ,將該元件包起來,然後只要露出一些你需要提供的功能即可.所以程式碼可能是這樣

public class MessageSender 
{
 private Some.Other.Sender _component;
 
 public void Start()
 {
  _component = new Some.Other.Sender();
  _component.OpenConnection();
 }
 
 public void Send(string message)
 {
  _component.Send(message);
 }
 
 public void End()
 {
  _component.CloseConnection();
 }
}

從上面的程式碼你可以看到 MessageSender class 的 access modifier 是 public,這表示全世界都可以看到它,因此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在這個 class 裡面定義了三個 methods,分別是 Start(), Send(), End().會這樣設計可能因為你想要讓使用它的人比較清楚知道該如何使用,因為顧名思義看起來就會覺得一開始的時候就要使用 Start(),需要傳送資料時就用 Send(),而最後在結束時就使用 End().這樣的想法也沒什麼不對,只是漏掉了一點,那就是 public method 是大家都看的到.別人可以看的到不代表他就一定得用它.也就是說,當我 new MessageSender 時,有規定我一定要先呼叫 Start() 嗎 ? 似乎沒有.有規定我最後結束時一定要呼叫 End() 嗎 ? 似乎也沒有.如果我直接呼叫 Send 來傳送字串時,那會發生什麼事呢 ? 答案很明顯,會發生 null object 的現象.

用以上這個笨笨的例子來提醒大家,在設計 public class, public property, public method 時一定要注意到這些 public 的東西被使用時是沒有順序可言的,所以千萬不能自作主張去以為所有人會知道該如何使用,甚至你寫了說明文件該如何使用也不能這樣寫程式.因此,設計 public 時一定要非常地小心,要想到當 public class, public property, public method 是第一個被存取的對象時會發生什麼事.這樣你就會知道上面的程式碼是行不通的,而且相信你也能將上述的程式碼改成一個比較好的程式碼.

Share:

#39 物件導向 - Interface 的基本應用範例

記得以前在學習物件導向語言的時候, 學到了 Class 定義,也學到的物件跟物件之間的關係, 後面也學到繼承關係. 在學習這些物件導向內容的時候也有看到 interface, 不過當時對 interface 並沒有太深刻的了解. 所以在這一篇文章裡面就來談一談 interface.

如果你做過一些小專案或者只是個人在用的一些小程式, 基本上來說 interface 用到的機會應該是不多. 相反的, 如果你曾參與大型專案, 那麼 interface 應該是到處可見的. 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大型的專案通常是由多個開發者所共同進行, 所以不同的開發者會負責不同的項目, 你也可以把看成不同的開發者會負責不同的元件. 而在一個大型的專案裡, 元件跟元件之間的溝通是件基本的事情. 然而,元件跟元件之間的溝通不一定只是單純的資料傳遞, 傳遞的內容中有可能是物件本身. 所以, 元件和元件之間就必須要遵守特定的規則, 這樣子我們才能夠成功的將資料或者是物件傳送給對方. 除此之外, interface 的好處也可以應用在軟體測試上. 接下來用一些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這個例子是微軟開發工具產品裡面的某一個視窗, 而在視窗裡面有一些控制項, 它的長相大概就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到在這個視窗中有一塊大的空白, 裡面顯示這個不同的專案範本. 假設製作視窗元件的團隊和製作專案範本的團隊是不一樣的, 也就是說他們的程式碼是來自兩個不同的專案, 他們要怎麼做才能夠達成協同運作的目的. 其中的關鍵技巧就是使用 interface. 例如說有一個 interface 的定義如下,

public interface ITemplate {
    List<Template> GetTemplate(TemplateKind kind);
    List<TemplateKind> GetTemplateKind();
}

製作視窗的團隊中, 他們一定會去採用這個 interface 定義, 因為在這一個 interface 定義裡面提供了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取得有多少範本, 第二個方法是去取得有多少範本種類. 在他們顯示這一個空白區域的內容時, 他們就可以將這個介面定義作為參數,

public void ShowTemplates(ITemplate templates)

ShowTemplates 方法本身是可以由外部程式來呼叫的, 所以只要能夠準備好所需要的參數, 就可以將物件參數傳進去, 然後這一個方法就可以依照 interface 提供的方法把範本的種類和範本顯示在空白地域上.

所以透過這種方法, 開發範本的團隊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需要傳過去的參數內容長相是什麼樣子.這樣看起來就像是兩個團隊之間有著共同的合約, 合約裡面的內容就是定義這會有哪些屬性或方法.


Share:

標籤分類